简介

争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章 认个好干爹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苏轼一时语塞,欧阳修也冥思苦想

赵宗实早见苏轼心中不快,又见王安石出题难到了苏轼,心下想这下王安石众人面前难倒欧阳修师徒,有好戏看。不如就此也试试这个王旁,便说到:“王大人这题果然出的精妙。不如让王旁试试此题。”

王旁想了想对答到:“金銮殿上,紫蓝青衣一朝臣。”

苏轼年轻气盛,有点下不了面子,便说到:“包大人,此题不公,他们是父子难免相通。”此话一出欧阳修心中暗暗叫苦。

今日所来正是为了贺包拯收义子,这不是把包大人架起来了么?赵宗实见局面有点乱心下更是窃喜,便说到:“你若如此说,不如让包大人出题。”

包拯笑笑:“也好,我有一题,你听好一岁二春双八月,人间两度春秋,苏轼贤侄此题够难么?”

此时包拯已因为苏轼刚才所说心中不快,便问苏轼此题够难么?如果他说不难,看他如何对;如果他说难,那么王旁对不上来也正常。

苏轼果然一愣,不仅仅是苏轼,此对一出,连王安石心下都叫苦。

王旁看着在座各位就已经喝的差不多,正在酒性之上,包拯的脸色已经发红。

欧阳修他是第一次见到,也将近五十岁,面容清瘦,须发皆白。心里也知道他文学造诣。想想所谓的宋六家,到今天位置就差一人了。看这个人,也是和王安石一样的执拗文人。欧阳修仍在沉思。

王旁将目光转向狄青,难怪人家说狄青和包拯换了脑袋。一个是文官但是横眉立目;一个是武将但是温文儒雅。

传说中的狄青:有一说法狄青脸上刺字,所以才带面具征战。还有一传闻,是狄青太过俊秀才带面具出战。

今日一见都很在理;额头刺青丝毫不影响狄青的貌似潘安美男气质,只是可能是不在战场很久,少了杀气,多了沉默。

而当王旁和狄青对视之时,一个奇怪的场景,他从未经历过的场景,清晰的出现在脑海里,一名将军浴血奋战,手中一把闪亮长剑,与敌人厮杀着。忽然他清楚的看到那个将军正是自己。

心中不由感叹朗声到“征辽灭夏三名将,庙堂八面威风。”

此句一出,包拯哈哈哈大笑,王安石心中一惊,欧阳修苏轼不甘,而赵宗实心中窃喜。狄青似乎看到赵公爷眼中一丝冷笑,心中大为不安。

众人面前王旁算是露了脸了,他不知道,宗实看狄青的眼色里面包含着什么?这句“庙堂八面威风”,让他无形中陷入一场庙堂血雨腥风中。他也不知道,从这时起欧阳修和苏轼对王安石父子接下了疙瘩;

然而这都不算什么,此时,正有一个人朝汴京赶来。那个曾经王旁对沈括说想要见的一个奇异的女人,已经来到万胜门下。“

喜欢争宋请大家收藏:(m.yunbiquge.com)争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